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
在中华文明史上,中原多处被定为国都。几千年的国都文化在中原地区扎根最深、影响最大,一次次在中原建都后更激发了中原的繁荣发展,形成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风采。因为国都是每个王朝政治、经济、科技和文化中心的标志。
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起,直到北宋末,先后有淮阳、新郑、濮阳、郑州、登封、巩义、禹州、偃师、安阳、洛阳、开封等作为国都,特别是郑州、安阳、洛阳、开封曾多次被定为国都。
且不说伏羲制九针,炎帝神农氏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毒而创立了中药学;黄帝穷妙血脉,参变阴阳,发明了针灸,雷公请问其道,乃坐明堂以授之;夏禹叙六极(即六种凶恶之事)以辨疾;以及商汤的名相伊尹撰《汤液经》等等优美的传说,直接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。而历代入主中原的王朝对医药的重视,则不同程度地促使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。几千年的国都文化,促成了中原中医药文化的发达。以北宋政府为例,作简要说明。
自秦汉以来,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,宋代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。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。在“兴文教,抑武事”的政策背景下,北宋政府对医药学高度重视,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医药学发展的正确措施,使宋代的医药文化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1.建立各种国家医疗机构,有太医局、惠民和剂局(制药)和校正医书局(专门整理医书)。
熙宁九年(1076年)在东京开封设立的“熟药所”是我国最早的官办药局。特别是仁宗时设立的校正医书局在整个封建时代是绝无仅有的。在这里集中了一流的学者,掌禹钖、高保衡、林亿和孙兆四人为校正医书官,整理了《素问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脉经》、《外台秘要》、《甲乙经》、《诸病源候论》等十多部重要医籍,使其成为指导临床应用的范本。
2.多次修订本草
宋代是修订本草最多的。
早在开宝元年(公元973年),宋太祖赵匡胤命刘翰等人整理,后又命李昉刊定,修成了《开宝重定本草》,收药983种,较前增药100多种。
宋仁宗嘉佑二年(1057年),又命掌禹锡、苏颂等人修成《嘉佑本草》,增药82种。
公元1061年,政府又命各地将所产药物绘图呈上,由苏颂编辑成《图经本草》。
北宋末年,通仕郎艾晟(chenɡ)将唐慎微编的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略加修订,改名为《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,由国家刊行。在《本草纲目》之前,此书一直奉为范本。
可知北宋政府4次修本草,为历朝之冠。
3.组织编撰多部大型方书
公元978~992年,翰林医官王怀隐(商丘人)奉诏编成《太平圣惠方》。
公元1046年令何希彭将此书缩编成《圣惠选方》60卷,作为教科书。
据载,在编《太平圣惠方》同时,还编有另一部方书《神医普救方》,已佚。
公元1102~1106年,宋徽宗崇宁年间,政府药局编制了《和剂局方》作为制剂规范的手册,南宋时更名为《太平惠民局方》,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。今天方剂书中讲授的许多方剂都出自此方书。如二陈汤、十全大补汤、牛黄清心丸、四君子汤、至宝丹、八正散、附子理中丸、逍遥散、藿香正气丸、平胃散、人参养荣汤(林黛玉常服)等等。
北宋末年,徽宗赵佶(jī)诏集海内名医编写《圣济总录》,收方2万多首。是当时集大成者。
4.发展针灸并规范针灸穴位
公元1023~1032年,宋仁宗赵祯接受王惟一的建议,命其创铸针灸铜人两尊,并著成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3卷,使针灸穴位得以统一和规范。
另外大力兴办医学教育并实行禁巫兴医。
北宋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